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: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
1、异病同治
《伤寒论》名方“小柴胡汤”,广泛应用于治疗外感、肠胃、肝胆、妇科杂病等很多病种,都获得了好的成效。下面举小柴胡汤治疗两个不同疾病的医案,以此来讲明异病同治在临床上的应用。
小柴胡汤治疗老年体虚感冒。如病人张某,78岁,因受凉后感冒,头昏,周身酸楚,忽冷忽热,胸闷口苦,饮食还可以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浮缓。证属外感风寒,拟荆防败毒散以发汗解表,祛风止痛。服药3剂,病人头身疼痛有所减轻,但仍见寒热阵作,纳食衰退,苔薄白,脉弦细。此因年高体虚,卫外失固,外邪侵袭,为少阳之分也。故改用小柴胡汤,又服药3剂,诸症悉除。
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胃炎呕吐。临床大部分恶心呕吐是由胃失和降、气逆于上所致。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缩性胃炎呕吐,多有肝气郁结,肝胆失和,小柴胡汤能疏肝利胆,调和脾胃,调达上下,气机升降自如了,既利于镇吐,又有益于全身脏腑功能复常。如病人宋某,66岁,素有慢性胃炎,近由来受凉而感胸脘不适,呃气较频,恶心欲吐,口苦纳呆,头昏,神疲乏力,舌淡红,苔薄,脉弦细。曾用香砂六君汤加减治疗20余天,症状没有明显减轻。基本不可以进食,食后即呕吐,服西药胃复安等成效也不明显。证属肝气郁结,肝胆失和,横逆犯胃,治当疏利肝胆,降气和胃,用小柴胡汤加减,2剂后,呕吐好转,但仍腹胀,不思饮食,继用原方加神曲15g,去半夏加王不留行12g,服7剂后,上述症状基本消失。
2、同病异治
相传,神医华佗曾给两个都患了头痛身热、症状一模一样的患者看病,在给他们开方时,一个用了泻下药,一个用了发汗药。有人大惑不解地问华佗:“为何同样症状却开出了不一样的药方?”华佗说: “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内实证,一个是外实证,所以要用不一样的治法。”到了第二天,两个人的病全都好了。
当代名医蒲辅周先生,曾治疗两个消化性溃疡的患者。一位38岁的男子,有胃溃疡和胃出血史,最近因为劳累过度,加上路遇大雨,喝了一点冷葡萄酒,忽然吐血不止,急忙送到医院治疗,经西医治疗两天后,大吐血仍没停止,恐怕引起胃穿孔,决定立即手术。病人家属有顾虑,半夜请求蒲辅周诊治,蒲老用张仲景的“侧柏叶汤”让患者煎服。第二天,患者吐血渐止。蒲老在前方基础上,加了西洋参、三七,又调理了几次,治好了患者的溃疡病,将来没再复发。
又有一位42岁男子,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已经13年,大便潜血阳性,脘腹疼痛,空腹时更是疼痛难忍。曾找过多位中医诊治,都没什么成效。后来请蒲老治疗,蒲老给他开了张仲景的四逆散合左金丸,后又进行几次药物加减,彻底治好了他的溃疡病。
这两个病例,都是西医所说的消化性溃疡病,但蒲老依据不一样的病情,觉得两者一个是胃寒血瘀伤络证,一个是肝胃不调兼湿热证,所以分别用了温通胃阳、消瘀止血和疏肝和胃、清利湿热的办法,收到了非常不错的疗效。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!
相关文章推荐